韩国造船巨头会见美国贸易代表
韩国造船业继续寻求与美国合作,打击中国造船业并扩大订单范围。5月16日,在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韩国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抓住契机与其进行会谈。「链接」
韩国造船业继续寻求与美国合作,打击中国造船业并扩大订单范围。5月16日,在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韩国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抓住契机与其进行会谈。「链接」
荷兰达门造船集团正与本土科技企业CEAD开展开创性合作,共同研发船舶3D打印技术。双方将通过位于代尔夫特的海事应用中心(MAC),加速推进“HDPE”型工作船的3D打印船体制造项目。
5月19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公司当日成功签订批量化8300TEU级集装箱船和1艘18600立方米加注船的意向书,船东分别为加拿大Seaspan公司和西班牙IBAIZABAL公司。除此之外,近期上海外高桥造船、中远海运、新
近日,美国最大私营造船/修船企业Bollinger Shipyards与美国知名航运公司Edison Chouest Offshore(ECO)宣布成立联合造船联盟(United Shipbuilding Alliance,USA),旨在加快设计、建造和交付直
韩国总统大选的竞选活动近日正式启动,7名候选人也即刻展开了为期22天的拉票大战。其中,韩国下届总统热门人选、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和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分别在韩国造船业重镇蔚山和釜山开展拉票活动,并提出“造船业是韩国新的国家愿景的核心
2025年5月16日,一艘载重达25900吨的庞然大物从武汉武昌造船厂的下水滑道缓缓驶入长江。
5月21日,福建船政旗下马尾造船为荷兰皇家博斯卡利斯公司(BOSKALIS)承建的227米海洋工程船“WINDPIPER”(“风笛”)号(MW301-1)成功交付。
从今年2月开始,特朗普对日本汽车和钢铝等产品加征25%关税,引发了日本极大的恐慌,随后美国还要征收对等关税,日本不得不开始谈判。
中国经济报导:5 月 13 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武昌造船在一天内完成两大关键生产节点:为希腊 Athenian Sea Carriers 公司建造的 18500DWT 成品油 / 化学品船 2 号船顺利下水,同时为上海君正建造的 25900DWT 双相不锈钢化
Jhonlin集团旗下子公司Jhonlin Marine Lines(JML)已与日本大岛造船(Oshima Shipbuilding)签订8艘64000载重吨Ultramaxes型散货船建造合同。
造船 散货船 住友 ultramaxes jhonlin 2025-05-20 19:55 11
「链接」近日,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意大利芬坎蒂尼(Fincantieri)在官网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Fincantieri订单量创历史新高,在手项目订单总额高达5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03亿元),实现强劲增长。
韩国证券市场预测显示,韩华海洋手持的“超高价”新船订单占比将在今年年底突破80%。随着低价船舶订单在今年第三、四季度全部出清,韩华海洋的业绩有望实现大幅跃升。
日本船东和运营商出光油轮(Idemitsu Tanker)已与日本造船(今治造船、日本造船联合的合资船厂,Nihon Shipyard)签订2艘309400载重吨甲醇双燃料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建造合同,单船造价约1.35亿美元,总价约2.7亿美元,预计
从国家开建平陆运河起,南宁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也在同步布局相关产业。
当然是各方博弈的结果,是市场的合力推动的上涨。我是老股民,在市场交易已经有25年了。股票的上涨,永远都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犹豫豫中上涨,在大家一致的预期开始结束!以下是刘哥投资中国船舶的过程,讲解周期股三个阶段的上涨的原因,希望可以给大家以帮助!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韩国和日本。韩国船厂成交新船订单41艘370万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为38.0%。日本船厂成交新船订单2艘37万载重吨,全球市场份额为3.8%。
该船是武昌造船批量建造的25900DWT系列不锈钢化学品船首制船,刷新了公司前期建造24000DWT原油船的记录,成为武昌造船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建造的最大载重吨船舶。截至目前,武昌造船在手25900DWT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共十余艘。
2017年,《广西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落地实施。该规划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内河船舶载重吨要达到250万吨,沿海造船达到100万吨,年修造船能力约1000艘。同时,计划建设大型船坞和船台,具备制造10万吨级以上、维修2
2025年5月13日,常石造船(Tsuneishi Shipbuilding)交付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65700载重吨Ultramax型散货船“GREEN FUTURE”轮。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造船业的"港口费"提案正式落地,宣称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最高单次征收150万美元费用。这一被《华尔街日报》称为"海运原子弹"的政策,看似为韩国造船业打开了"机会窗口",实则暴露了全球造船业深层的博弈逻辑。